首页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全部新闻 > 媒体关注

来自两会的系列报道——治“堵”

2011-01-18          浏览量:5414

 

什么时候,起床不用一早再早晚饭不用一拖再拖

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建议:提高市中心停车收费;年纳税5万元以上才有资格买车 破解杭城堵局,须下猛药?

 

这些年来,杭城的主干道一拓再拓,然而汽车保有量也是一涨再涨。你有没有发现,当道路的平均车速一减再减,你起床上班的时间变得越来越早,而下班回家吃晚饭的时间总是一拖再拖。

有数据显示,2004年底,杭州全市私人汽车拥有量为23.3万辆,截至去年11月底,杭州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80多万辆,但每月仍新增1万多辆车子上路。

市民熟知的中河高架,似乎从建成通车开始,就似如鲠在喉,现在中河高架每小时平均车流量已接近5000辆,而最初设计的车流辆只有2200辆,尽管交警部门接二连三推出治堵措施,但效果却收效甚微。

前段时间,北京连续爆发大拥堵,急得北京市政府赶紧出台了《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》,规定北京市2011年小客车上牌量指标为24万个,并且每个月两万指标由摇号产生。

堵,实在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。如何破解杭城的堵局,杭城治堵,需不需要一剂猛药。让我们来听听省两会代表、委员的声音。

不赞成收拥堵费,可提高市中心停车费

人物:省人大代表、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吴伟进

杭州堵车确实厉害。今天下午我还因为堵车发生了小刮擦,刚刚处理完回来。

 我认为造成目前杭州交通拥堵,有软硬件两方面的原因。

从硬件上讲,私家车数量发展快于道路建设。

首先,要解决交通问题,城市轨道交通要形成网络。杭州的快速道路不成系统,道路建设也不够立体化,天桥、地下隧道太少,而电动车又太多,对交通影响很大;此外,杭州中心区的功能过于集中,拿医院来说,很多好的医院都集中在庆春路附近,庆春路能不堵吗?

从软件上讲,首先,在当下中国,虽然市场经济实行好多年,但计划经济影响仍未根除,简单地说就是办事效率低,同样办一件事情,在国外可能只要一趟两趟,国内就要跑十趟、二十趟。不单指政府,不少企事业单位也都是这样。

办事程序一复杂,平均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人的出行次数就会增多,这样就加重了交通拥堵。

另外一个软件问题就是公务配车太多,尤其是政府部门,稍微有点级别的干部都配车,即便他们退下来了,待遇还是基本不变。当然,交通拥堵还涉及到一个观念问题。在中国,大多数人都以有车为荣,好像没有车,就没有了社会地位。

所以要治堵,首先得改变观念,并尽量利用网络等新兴技术,提高办事效率。

可改变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

有很多人说,杭州道路建设不够快,作为规划专家,我很清楚,杭州交通面积占城市用地的25%,即便是和发达国家比,也不算小,一般城市这一比例均在20%左右。你让杭州主城区内再建设道路,那整个城市都成了停车场了。所以在城市道路建设几近饱和的情况下,就要进行立体化建设,比如建设地铁等轨道交通,多建天桥和隧道,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。

我也不太赞同征收交通拥堵费,车辆进出再征收费用,那不是更拥堵?我建议提高市中心的停车费用。在悉尼等一些城市,市中心停车一天的费用,相当于普通工人日工资的两倍(记者注:2009年杭州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3947元,折算到天约为120元),所以在欧美一些城市,虽然人均车辆数已达0.7辆,基本人手一车,但往市中心上下班的人只有不到10%,因为很多人舍不得那停车费。

总之,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没有根的方程式,而且杭州现在所处的阶段,正是阵痛期,交通拥堵带来的烦恼,更是无法避免。

可实行错时上下班分解车流

人物:省人大代表、浙江广博集团董事长王利平

我自己也开车,碰到堵车是经常事。对于大城市的拥堵,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。有一次订好机票去国外,从宁波市中心出发往机场赶飞机,原先只需要1个小时,结果碰上堵车,足足花了两个小时。最后飞机误点,国外没去成,连连向国外客户解释,人家却觉得我是在找借口。

交通拥堵已是大城市的通病,拥堵有各种原因,但有些问题,是不可避免的。比如,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自然习惯去买车,尽管私家车大大增加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,但过分限制私家车发展,那也是不现实,我们还得从其他渠道想办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。

首先要从规划上做文章,一个城市的规划,要区块化、功能化,比如市中心,就规划为单纯商业区,那么行政、住宅和其他功能单位就要少规划进去,举个例子,美国的洛杉矶,downtown(市中心)很小,周围都是卫星城,人们要去市中心,就得开车或坐地铁。

当然这样规划还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。我的观点是,政府的城市基础建设和交通规划,至少要考虑20年以上。

从当下看,我觉得要缓解交通拥堵问题,政府可以在全社会提倡错时上下班,鼓励在家办公。

“soho”这个词,现在已经很热门,深圳市在《综合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》中明确提出,为缓解交通拥堵,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出行,交通部门可以鼓励有关部门远程办公,允许办公人员一定比例在家工作。我觉得深圳的做法,值得浙江借鉴。

以我们广博为例,生产线上的工人因生产需要,错时上下班不太现实,但我们的设计部门,属于创意部门,可以鼓励他们延迟上班时间,在晚上上班,而我们的外贸部门,本来就和欧美国家打交道就有时差,错时上班正好。

我想,一个公司可以错时上下班,一个城市也可以协调,只是这需要政府大力来主导,有识之士一起推动,广大市民一起配合。

转自《今日早报》